本文关键字:
概述:
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,电子组装行业的进步,元器件封装形式的不断变化,使得手工焊接技术也在电子行业重新成为一个新话题。
上个世纪的70年代,芯片封装基本都采用DIP封装,此封装形式在当时具有适合PCB(印刷电路板)穿孔安装,布线和操作较为方便等特点。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电子科技人员开始关注国外的smt技术发展,80年代初、中期我国最早规?;鳶MT生产线。进入21世纪以来,中国SMT引进步伐大大加快。虽然中国SMT/EMS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但客观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。
随着SMT电子元器件的封装更新换代加快,由原来的直插式改为了平贴式,连接排线也由FPC软板进行替代,元器件电阻电容经过了1206,0805,0603,0402后已向0201平贴式,bga封装后已使用了蓝牙技术,这无一例外的说明了电子发展已朝向小型化、微型化发展,手工焊接难度也随之增加,在焊接当中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元器件,或引起焊接不良,所以我们的一线手工焊接人员必须对焊接原理,焊接过程,焊接方法,焊接质量的评定,及电子基础有一定的了解。
一、焊接基础
手工焊接 / Hand Soldering :指以烙铁头为主要热源以及其他手动设备,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加热锡料与被焊件(如元器件引脚焊端、焊盘、导线等)进行焊接/或拆焊的过程/作业。它是制造电子产品最基本、最有效的装联方法。
1、润湿:熔融焊料在被焊母材表面扩展形成附着层。
在自然界中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,举例来说,在清洁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,水滴可在玻璃板上完全铺开,这时可以说水对玻璃板完全润湿;如果滴的是一滴油,则油滴会形成一个球块,发生有限铺开,此时可以说油滴在玻璃板上能润湿;若滴一滴水银,则水银将形成一个球体在玻璃板上滚动,这时说明水银对玻璃不润湿。焊料对母材的润湿与铺展也是一样的道理,当焊料不加助焊剂在焊盘上熔化时,焊料呈球状在焊盘上滚动,也就是焊料的内聚力大于焊料对焊盘的附着力,此时焊料不润湿焊盘;当加助焊剂时,焊料将在焊盘上铺开,也就是说此时焊料的内聚力小于焊料对焊盘的附着力,所以焊料才得以在焊盘上润湿和铺展。
2、润湿角:是指焊料与母材间的界面和焊料熔化后焊料表面切线之间的夹角,又称接触角
3、扩散:伴随着润湿的进行,焊料与母材金属原子间的相互扩散现象开始发生。通常原子在晶格点阵中处于热振动状态,一旦温度升高。原子活动加剧,使熔化的焊料与母材中的原子相互越过接触面进入对方的晶格点阵,原子的移动速度与数量决定于加热的温度与时间。
二、助焊剂的作用
助焊剂(FLUX)天天操夜夜操